资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文章>文章详情

保险小白入门必读

2021-11-02
原创

  这两天看到很多妈妈在公开课群里面各种聊各种嗨。然后,大多数的人都对保险还是属于一无所知的状态,提的问题呢大多数是提不到点子上的。所以今天等于是先跟大家开个小灶吧,跟大家来普及一下基本的保险常识,这样大家在看产品或者是提问的时候也会更有针对性些。

  哪家保险公司好或者是说这个产品好不好,这个产品我能不能买这样的问题。其实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去回答的。因为在中国保险公司算是一个垄断竞争的行业。虽然保险公司的数量很多,但是大家经常听到的就只有大概七八家,因为他们广告做的比较多,时间比较长一些。那么其他的好几十家保险公司,很多都不做广告的,业务员也比较少,很多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这样就照成了一种现象,很多人觉得非要是他听过的这几家才是大公司,才可以买,其它小公司,不靠谱。

  其实保险公司的大小跟它的赔付,包括它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没有一家公司是有绝对的好坏,每家公司的它都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那这个特色的地方有的是它的产品确实是比较人性化。我说的人性化是对客户有好处;有些公司的产品是对代理人有好处的,什么叫对代理人有好处呢?就是说销售这个产品对于代理人的利益是非常大的,代理人可以从中赚到更多的钱,虽然是代理人销售的利益更大,但你并不能说它不叫特色啊!另外还有一种是属于这个公司的品牌听起来比较好,但实际上产品就比较一般;还有一些可能比较注重个性化的产品,比如说有些偏高端,像招商信诺他就是偏高端的;然后像华夏这种公司就是偏重产品的设计,不断的去刷新这个好产品的底线。

  有一些以代理人利益为重的公司呢,也会有小小的一些对客户有利的产品出来。所以说没有办法去评价一家公司是绝对好还是绝对坏,至于大家在网上所搜索到的那些保险公司的什么黑幕或者是什么骗局,还是说一些投诉,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家公司都有很多,越大的公司着黑越多,多因为体量大,所以被投诉或者是被黑的就更多一些。包括一些中型的小公司也是一样,一般的代理人之间是会相互打架的,各家公司都会互相黑。比如说平安的业务员黑国寿,华夏的业务员黑平安,反正每家公司都会黑来黑去。所有的这些负面的言论大家看看就好,因为很多评价都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处于她自己的地位问题所做出的一些偏见性的评述。

  所以光看这些东西对于大家挑到合适的保险没有任何的作用,没有任何正面的作用。因为大家现在还没有基本的能力去识别一家公司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或者说代理人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不听他们讲先不去看,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再去挑保险。

  首先大家不能一上来,什么还没想,然后有人给你推荐一产品,就觉得这特适合我;或者是说想来跟我求证这个产品适不适合你,那真的我也不知道。你需要去自己考虑这个问题。那怎么去分析呢?我们需要去定位家庭的角色,在一个家庭里面的家庭经济支柱、非支柱、孩子双方的老人父母,这些都是需要考虑范围内。整体的家庭保险预算是不能超过税后总收入的百分之十,这个百分之十不是说你去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什么万能、理财、之类的钱,而是说纯保障型的产品。纯保障型的产品就是我的主险都是有保障责任的,这个保障责任的指的是疾病,大病、小病或者是身故意外,这些就属于保障。如果说大家之前买的保险里面有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返这返那的,这个产品其实就不是标准意义上的保障产品,它是属于理财附加了保障,恭喜你被忽悠了,在第一份买保险的时候,大家最好不要碰到这样的保险。

  一个家庭百分之十的保险预算去买保险,每一个人要把保障买足,我说的买足是指额度都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这个额度是指出了事真的够用,而不是你们所买的重疾买个十万二十万的保额,出了事一点用都没有;买个医疗险六千、一万的保额,其实这个钱谁家出不起呢?这样的保额是没有用的。真正的保额是要出了大事的时候一定要能支付的起所有的费用,这才叫足够用的保额。那么全家要做足这么高的保额,在百分之十的预算内本来就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你们再去拿这个钱去买的那些半理财不理财、保障不保障的产品,你的这个预算是做不全家庭保障的。

  对于家庭成员我们要来做一个分配,首先,家里面最重要的肯定是赚钱最多的那个人,谁赚钱最多谁就对于家庭的责任是最重大的,因为一旦他出了任何的问题,那么其他的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这个家庭经济支柱来说,它的保障是要最全的,而他身上的预算也是要最多的。具体预算要到百分之多少是要看这个总预算。比如说一共只有一万五的预算,那么对家庭经济支柱来说那要占到三分之二,如果家庭经济预算有四五万,那其实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做到比较足的保障,这个时候经济支柱所占的份额就会变小。

  然后大家最关心的孩子,其实孩子是属于这个保障中肯定是要比家庭经济支柱弱势的一个群体。给孩子买保险的量力而为就可以了,如果说预算充足那么可以去给他选择一个终身的、保障丰富一些的产品。但是如果预算紧张,如果连大人都买不足,那么千万不要在孩子身上花过多的钱。你可以先把他健健康康的保障到成年,长大了大把有机会再去补。而成年人,如果这两年不买的话,那有可能未来有疾病买不了,或者说年龄过大太贵了,就没有办法再去补了。所以孩子未来有的是机会,而大人的当机立断现在就买才是最好的。

  那么人的主要风险是有哪几个呢?无非就是身故、疾病,这是最大的风险。身故,是如果家庭有责任的人,其他的家庭成员生活会受到影响。疾病首先要花很多钱。另外生病的这个人,他没有工作能力了,所以他这段时间的收入就没有了,所以会有一个收入损失,这就是中间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考虑一个人的风险的时候是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家庭经济支柱,他最大的风险是在他赚钱的时候失去工作能力,这是第一个,这种保险是应该用定期寿险来补充而不是意外险,大家经常会觉得意外险要买很高的保额好像有点意外我就身故了,我可以有比较高的保障。但实际上意外只占身故的百分之三不到,也就是说你还有绝大多数的身故是没有办法用意外险来保障的,所以一定要拿定期寿险来保障。定期寿险是所有原因的身故都赔偿。第二个就是健康问题,大人要健康的活着才能顺利的赚钱。我们考虑到疾病分好多种,看门诊是一种,花个几千块钱的小病又是一类,还有花几万十几万那种大病,但又不至于像重疾那么严重的病。而实际上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十几万几万块钱这样子的疾病,才是最大的负担,尤其是对年收入十几万的家庭来说。这会造成因病返贫、致贫,这种情况必须着重注意保障。

  对于几千块钱的这种小病和门诊。实际上根本就没必要拿保险来保障,因为这个钱大家都能出的起。自己能担负得起的钱,没有任何负担的东西是没有必要用保险来做保障的。

  保险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就是发生的风险小,但是带来的经济损失比较大,大家没有办法去承受这个经济损失。这个时候才去以小搏大的买保险,而这个时候的保险也才是有意义的。你不要说我每年的收入本来也就有十几万,然后一年花五千买个万能险上面有个附加的重疾,保额只有十万。那你花这个钱干嘛呢?十万块钱出不起吗?一年能付的起五千的理财你还负不起十万的这个医疗费吗?而真的这个出了大事你的十万够用吗?所以这种保险就比较鸡肋。花的钱比较多,但是在真正出事的时候又陪不到足够的钱,这就买的是一个错误的保险。

  刚才我们分析完每个家庭角色所面临的风险和相应的风险大概需要什么样的保险来完成,然后我们就要考虑我所要买的保险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到了特点我们把产品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以孩子的保险来举例,我们刚才说了,首先孩子的风险首先不是身故,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收入,所以对家庭来说并不能带来太大的经济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保监会规定,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障二十岁前不能超过二十万,十八岁前不能超过五十万的因素之一。孩子本身是没有保险价值的,所以没有办法去买身故的保障,也没有意义去买。孩子无非就是他能健康的成长,在得疾病的时候有钱去看病,我们尽力做到有钱去看病,这个对孩子来说就已经够了。

  对于孩子来说风险也是我们刚才说的几个,门诊、小病、大病、重疾。那重疾我们可以用重疾保险来完成,重疾保险至少买到五十万以上的保额。不管家庭的预算有多少,买的是定期还是终身五十万是一个最低的死线。之前看到群里面这两天有妈妈在讨论买三十万的买哪家,买二十万的买哪家,没有必要。因为五十万的你买成定期一年也就是几百块钱,并不是一个很贵的选择,不要去说我要买一个终身的我买不起,所以买一个低保额,那你就考虑错了。

  买保险更重要的是解决当下的事情,解决这二三十年的事情,因为几十年以后的通货膨胀你是没有办法去控制的。你现在就是买个三十万的说保孩子一辈子,那等到五六十年以后这三十万值多少钱?而且就算选择终身买到五十万以,孩子长大后,他还是要去加保的,只是他加保的压力就会小一点,他长大以后自己买保险不用花那么多的钱。

  第二部分的就是属于大病,不到重疾但是住院花的钱又比较多,家庭经济压力还比较大。这种的就是需要买这种高免赔额,高保额的医疗险。至少买到五十万到一百万的保额,这些都属于报销型的,又没有社保的限制,所以可以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而这种保险现在遍地都是,我们需要认真的去挑一下。

  对于小病和门诊来说,正常情况下是不推荐买保险的。但是,孩子会有一个福利,就是国家规定的孩子必须要有学平险。学平险说白了是一个意外险,但是这种意外险有一个非常好的选项,就是它的保障责任里面有一条是疾病住院,也就是说孩子看病如果住院是可以去报销的,而不是说意外住院才报销。这种保险的价格又非常的便宜,尤其到上学以后可能就几十块一百块一年,所以这等于是国家送给孩子的一个保障,这个就可以去买了。

  对于没有上学的孩子,保险公司也有一些比较少的险种,意外险是含有意外住院医疗的,所以能用意外险的方法把这些小病解决我们就不需要去买一个重疾里面的附加险或者单独的医疗险去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门诊,我建议大家都全部风险自担,因为你出的保险费有可能比一年门诊花的钱还多,没有必要去买保险。


相关阅读:

相关标签: